自《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這一重磅文件出臺以來,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被提到了一個新高度,縣域智慧城市也迎來了發展曙光。隨著頂層設計逐步完善,各地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縣域智慧城市建設的深度也在持續推進。
縣域是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基本空間單元,縣域經濟作為城鄉發展的紐帶,則是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支撐力量。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2022年智慧縣域建設將持續升溫,成為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區域經濟創新崛起的主陣地,發展潛力不容小覷,也打開了更廣闊的內需增長空間,為環保、醫療、農業等多個領域帶來了新機遇。
打開環?;ㄏ鲁潦袌?/strong>
環境基礎設施水平決定著縣城人居環境和整體面貌,也是縣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目前不少縣城的環境基礎設施缺口較大,如污水收集管網覆蓋不足、垃圾焚燒設施缺乏、黑臭水體尚未消除、藍綠生態空間有限等。因此,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將會極大地推動縣城的污水治理和固廢處理,而這些都將是環保產業的巨大商機。
這一增長空間有多大?《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中給出了一些具體的目標數值,如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000萬立方米/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網8萬多公里等。此次政策將帶來數字化新基建、地下管網改造、生態修復、環保治理等相關需求提升,有效打開縣城環保投資的廣闊市場。
吹響智慧農業建設集結號
縣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基石,也是新時期承載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等多重戰略的核心載體。高質量發展基礎在縣域,潛力在縣域,優勢在縣域。鄉村振興能否實現良好開局,關鍵在于產業振興,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快發展設施農業”,要緊緊圍繞農業穩產增收,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開創縣域經濟新局面。
隨著農業進入數字化時代,我國實施了一批與智慧農業相關的科技項目和工程,推動北斗農機自動導航駕駛、植物工廠、無人機農業應用等技術方向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而直播、電商等渠道的發展,也使縣域勞動力素質加速提升,踴躍創新縣域經濟的模式、路徑。在消費升級的整體推動下,智慧農業、家庭農場、休閑觀光、體驗經濟等呈現爆發式增長,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點亮縣域醫療數字藍海
縣域醫療衛生事業建設與9億縣域居民的健康福祉息息相關。早在2021年年底,國家衛健委一紙文件拉開了“千縣工程”的序幕,也為瞄向縣域醫療這片廣闊藍海的企業們點亮了新的燈塔。
縣域醫療資源不平衡、不充分,導致百姓縣域就醫信心不足。要使患者留在基層,實現“大病不出縣”,提高低等級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質量,增加人才供給是可預見的攻堅點。成熟醫生的培養并非一日之功,在此背景下,以人工智能技術復制人類頂級專家的診斷經驗,從而擴充醫療供給,迎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
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給百姓送去了家門口就醫的便利,也給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價值,特別是可以為縣、鄉基層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安全便捷的醫療健康服務,有效緩解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的問題。
結語:縣城數量大、類型多,發展路徑各不相同。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需要科學確立功能定位,決不能“千城一面”,需要在“各具特色”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