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元年,在文娛游戲、科技產業、資本市場等領域掀起了多場熱潮。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8日,名稱中含“元宇宙”的商標申請總量已超過7700條。邁入2022年,元宇宙熱度不減,多地政府釋放超前布局元宇宙的信號,將元宇宙納入未來產業發展體系,國內外數字科技巨頭亦是動作不斷,紛紛涌入元宇宙賽道。
近日,全國兩會召開,“元宇宙”再次引發熱議,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針對元宇宙提交了相關提案議案,并建議加強監管與鼓勵創新二者并行,抓住元宇宙帶來的機遇。
多地政府爭相布局搶抓機遇
元宇宙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和高級形態,被視為下一代互聯網。作為尚未落地的概念性新興事物,“元宇宙”充滿了未知。自從成都、武漢、合肥等多地接連將元宇宙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各省市搶占元宇宙賽道的野心已呼之欲出。
成都:成都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用好網絡信息安全、超算中心等優勢賽道,加快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賽道,主動搶占量子通信、元宇宙等未來賽道,力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12.8%以上。
武漢:將布局建設集成電路、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中試平臺,提升信息光電子、先進存儲、數字化設計與制造等創新平臺服務功能。推動元宇宙、大數據、5G、云計算、區塊鏈、地理空間信息、量子科技等與實體經濟融合。
合肥:未來5年,合肥將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瞄準元宇宙、超導技術、精準醫療等前沿領域,打造一批領航企業、尖端技術、高端產品。
距離落地產業化任重道遠
元宇宙是一個不斷演變、不斷發展的概念,為IT產業開辟出了升級發展的新藍海。根據普華永道預測,元宇宙市場規模在2030年將達到1.5萬億美元,堪稱數字經濟發展最具想象空間的賽道。盡管元宇宙未來前景廣闊,但目前尚處于“萌新”階段,距離落地產業化仍然任重道遠。距離真正的產業化還需邁過以下幾道坎:
1)中國現有的元宇宙核心技術無法滿足需求,國產化技術和產品與國外仍存在差距;
2)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元宇宙產業鏈,未形成規模經濟;
3)許多政府官員、企業家、學者對元宇宙缺乏相應的知識和理念,對其理解得不夠準確和全面,導致不清楚元宇宙是什么、不知道該怎么起步和發展;
4)元宇宙中虛擬空間的監管制度應該如何建立、如何規范元宇宙的發展等問題都值得探索。
加強行業監管勢在必行
面對元宇宙熱潮,2022年全國兩會上,不少代表和委員針對這一新興事物建言獻策。不少代表委員認為,元宇宙是大有可為的賽道,但不能放任自流,要理性看待,需要完善的法律體系保駕護航,讓其更好地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為促進元宇宙健康有序發展,全國政協委員、佳都科技集團董事長劉偉建議,加快打造“元宇宙中國”數字經濟體,不斷豐富提升其內容,并推動虛擬數字經濟領域的立法。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張英建議,多部門聯合開展“元宇宙+”應用創新試點示范,聚集工業、商業、設計、辦公、教育、醫療、城市治理等領域,打造一批行業應用標桿。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長孔發龍呼吁,要加快在國家層面研究制定“元宇宙”產業發展規劃,建立產業的標準、規范和體系,明確產業的邊界、紅線和禁區。
其實,對于元宇宙行業來說,規則清晰、權責明確的監管模式反而更加有利于其快速發展。一方面,嚴監管下能使市場競爭更加有序,一定程度上減少行業不正當競爭和利用元宇宙實施違法犯罪行為對行業造成的損害。另一方面,合規建設完善的企業獲得了在法律框架內進行大規模商業化運作的機會;總之,在框架內合規經營才是我國元宇宙行業的未來。
結語:當前,元宇宙作為虛擬世界與現實社會交互的重要平臺,正成為驅動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數字技術創新的重要賽道。應對元宇宙市場炒作亂象,凈化元宇宙發展環境,加強行業監管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