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試行)》(國建節協(2017)40號)及【關于印發《2019年度第一批團體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國建節協【2019】5號)的要求,由中外建設信息有限責任公司會同有關單位組建編制組,經廣泛的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考察有關國內外標準和先進經驗,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共同編制了本標準。
據知名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 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智慧建筑市場預計將從2020年的663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1089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10.5%。智慧建筑快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包括:
物聯網建筑管理系統的采用率不斷提高
空間利用率意識增強
行業標準和法規不斷提高
對節能系統的需求增加等因素。
時間上,我國智慧建筑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在我國發展了近三十年,行業經歷了初創期、規范期、發展期三個階段,已經形成了產業規模及產業鏈,智慧建筑工程已經普及到了各種類型建筑并延伸到了城市建設及相關行業。
地域上,智慧建筑由一線城市逐漸向二三線城市推廣,未來將普及農村、生態園、工業區等領域。
技術上,由機電管理逐漸向數字化、網絡化發展。
隨著時間、領域、技術三個維度的擴張,智慧建筑覆蓋領域逐漸增加,行業發展迅猛。
據估算,2021年,我國智慧建筑行業總市場規模為3000億元人民幣。未來,隨著5G、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智慧建筑行業市場的需求將持續增長,行業市場規模還會逐漸增大。
為了更好的推動智慧建筑行業的規范、高效發展,全國智標委&中國建筑節能協會智慧建筑專委會聯合行業企事業單位,共同組織編制了《智慧建筑評價標準》。
根據中國建筑節能協會文件,關于發布團體標準《智慧建筑評價標準》的公告,該標準正式發布,標準編號為:T/CABEE002—2021。自2021年5月1日實施。
標準內容:
根據標準規定:智慧建筑評價應以單棟建筑或建筑群為評價對象,應在建設工程竣工驗收且運行一年后進行。遵循自愿原則,申請評價方應對所提交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負責。評價機構應依據本標準,對申請評價方提交的文件進行審查、組織專家進行現場核查、出具評價報告、確定等級。
智慧建筑評價指標體系應由架構與平臺、安全與安防、高效與便捷、綠色與節能、健康與舒適5類指標組成,各類指標均包括控制項和評分項,創新與特色類為加分項。
智慧建筑評價總分值從低到高依此分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共五個等級。
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新建、改建的公共建筑智慧水平評價,通過以評促建,達到安全、高效、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居住建筑智慧水平評價可參照執行。
標準意義:
《智慧建筑評價標準》旨在以評促建,推動建設系統信息化應用,加強智慧建筑的建設和管理,提高建筑的智能化水平。填補國內在智慧建筑評價標準規范的空白,能為建筑工程項目的設計單位、施工單位,運營管理單位等角色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