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人工智能中國專利態勢發布會在北京成功舉辦,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和軟件服務業司巡視員李穎出席了本次發布會并致辭,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知識產權所副所長李慧穎在會上發布了《人工智能中國專利技術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對人工智能下深度學習技術、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云計算、自然語言處理、智能駕駛、智能機器人這七個分支在中國的專利態勢進行深度分析。報告顯示,我國人工智能領域專利申請呈快速增長,在2010年后增長速度明顯加快,近兩年的增長令人矚目。2018年專利申請量為94539件,達到2010年申請量的10倍,呈現出行業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高度信心。
圖1我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年度變化趨勢
(受公開滯后影響,2019年專利數據公開不完整)
報告對人工智能主要專利權利人統計顯示,我國的百度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專利遙遙領先,其次是騰訊、浪潮集團、華為、阿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國家電網公司以及浙江大學等專利權人,國外企業中微軟公司和三星公司在我國布局的專利數量較多??傮w上,我國創新主體在人工智能領域專利申請積極踴躍,總體數量相較國外來華企業具有一定優勢。
圖2人工智能申請人專利申請數量排名
報告針對深度學習、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智能駕駛、云計算、智能機器人等領域的專利申請趨勢等態勢進行了全面分析,同時,特別針對相關領域重點專利進行了技術路線的演進分析。整體來看,人工智能各技術分支從理論研究向產業應用轉化的成熟度不同,企業、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機構各有側重,其中企業偏向商業價值較高的領域進行專利布局,而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則更偏重于底層技術研發成果的專利布局。另外,互聯網企業正在人工智能、傳統制造等產業廣泛滲透,為傳統制造行業升級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