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6氪研究院發布《2020年中國城市人工智能發展指數報告》,通過數據分析,中國城市人工智能發展總指數得分前10的城市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第一梯隊,其中,合肥市全國排名第8位,躋身第一梯隊。近年來,合肥市在人工智能領域政策支持,研發實力、產業發展等方面多點發力,將力爭到2023年,人工智能產業挺進全國第一方陣。
合肥位列榜單第8位
人工智能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七大建設領域之一,能夠實現人類智慧與機器的結合。通過推動人工智能發展,并與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不斷融合,可以實現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
此次發布的《2020年中國城市人工智能發展指數報告》從城市發展環境指數、資金支持力度指數、研發能力指數、基礎支持情況指數、發展成效指數五個方面,12個二級指標,20個三級指標,綜合篩選出36個人工智能重點城市進行分析并測評。通過數據分析,中國城市人工智能發展總指數得分前10的城市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第一梯隊,合肥市全國排名第8位,躋身第一梯隊。
其中,合肥市在城市發展環境指數、資金支持力度指數、研發能力指數、基礎支持情況指數、發展成效指數五個方面的排名分別為第8、第13、第14、第6和第8位。
技術驅動,應用引領形成強大產業發展態勢
合肥為何脫穎而出挺進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第一梯隊?這源于合肥對于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多方位支持。
在戰略規劃和政策支持方面,2019年9月,國家發改委公布第一批66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合肥市人工智能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其他入選城市為北京、上海、深圳。2019年10月,科技部復函安徽省人民政府,支持合肥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合肥同杭州、深圳、天津一起,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后批復的第三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與此同時,近些年,合肥市先后出臺《加快推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合肥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2020-2023年)》等一系列政策,從人才、資金等多方面支持產業發展。同時,提出了明確目標,到2023年,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水平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在研發能力方面,合肥人工智能產業起點高、起步早。依托中科院、中國科大等創新機構的科研和技術優勢,2017年,國內類腦智能領域的國家級科研平臺——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落戶合肥。2020年4月,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揭牌,依托我省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前期優勢和中科院的人工智能資源優勢,研究院將持續開展腦科學與類腦、感知與認知智能、芯片與傳感器、機器人等方向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今年8月,合肥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正式成立,聯盟將整合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其他組織的資源,共同推進人工智能和經濟社會的深度融合,加快推進產業研發攻關、產業發展、企業培育、行業應用和人才集聚。
智能語音、智能機器人、智能家電、無人駕駛……如今,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智能”,這背后,則是合肥人工智能產業方面的迅速發展。其中,合肥高新區擁有中國唯一定位于語音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級產業基地——“中國聲谷”,近些年,園區依托中科大、中科院、科大訊飛等全球領先的語音、機器視覺、生物識別等智能交互技術,在“互聯網+、智能終端、智慧城市、移動健康”四大產業方向進行布局。近年來,一系列先進AI產品在這里實現落地,并飛入尋常百姓家。在今年新冠疫情防控和抗洪防汛期間,“合肥造”智醫助理、“水利信息化升級共享平臺”等產品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AI產品賦能智慧生活的美好愿景,正在合肥更快更好地一步步走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