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初,北京市出臺《北京市醫院安全秩序管理規定》,提出醫院應當建立安檢制度,根據需要在醫院入口或者重點區域入口進行安全檢查。緊接著,山西省公安廳和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下發通知,要求省內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結合自身實際,安裝配備安檢設備。
傷醫事件頻發 加強安防落實安檢成必然
其實國內較早開展醫院安全檢查的當屬廣西南寧市,2019年12月31日,廣西南寧市衛健委發出通知,創建"平安醫院",要求當地市屬各三級醫療機構盡快安裝安檢門,配齊探測儀等設備,在全國率先開展醫院安檢工作,并列入考核。2020年1月8日,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將安檢通道正式投入使用,成為廣西首家開展安檢工作的醫院。
廣西南寧二院率先投入使用安檢設備與兩年前一起殘忍的傷醫致死案密不可分。
2018年2月13日,廣西南寧第二人民醫院發生一起惡性傷醫案件,犯罪嫌疑人手持榔頭進入醫院,預謀殺害其曾為其家人治病的主治醫生,在未找到其主治醫生的情況下,將榔頭錘向了一位前來其科室會診的醫生及一名收費員,手段殘忍,讓人發指。
然而這樣的案件還有很多,去年底北京民航總院楊文醫生被患者家屬殺害,去年10月份,甘肅省人民醫院醫生馮某某遭遇其患者行兇不幸離世……
每每提起類似案件時,大多數人可能會第一時間想到醫患糾紛,并且不少所謂專家學者言之鑿鑿,醫患糾紛由來已久,并不能僅僅靠醫院加強安保,增加安防設備來解決由于醫患糾紛引起的傷醫案件,這些舉措無濟于事,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只是起到治標不治本效果,緩得了一時緩不了一世,最重要的是需要國家持續深入加大醫療改革才能有效解決。
但是現實給了這些所謂專家打臉的效果。在南寧二院實行“先安檢,后看病”的第一天,就查獲各類刀具有10多把,其中還包括1把管制刀具。并且現實也多次警告世人,所謂的醫患關系根本不存在治本的舉措,醫療改革再怎么推進,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存在的醫患糾紛。因此對由于醫患糾紛引起的醫院治安事件來說要通過提高安全防護級別,加大醫院技防、人防、物防的力度達到治標的效果。
一直以來,針對平安醫院建設,從國家到部委都在積極推進中,落實24小時安全值班制度、對門急診、病房等重點科室、部位,實行24小時安全監控、而近兩年來推出的醫院實行安檢制度,也被各地寫入法規中,如《北京市醫院安全秩序管理規定》、山西要求省內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結合自身實際,安裝配備安檢設備……
安檢制度重在防患于未然
無論是搭乘民航、高鐵等交通工具,還是參與重大活動(賽事),安檢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從公共安全的角度說,這樣的安檢,一般被稱為人身安全檢查。主要是針對進入某一特定區域的人員及其隨身攜帶的行李物品進行檢查,查看其是否攜帶有槍支、彈藥、易燃、易爆、腐蝕、有毒放射性等危險物品,以確保該區域內全體人員的人身、財產安全。
對于醫院安檢目前各地都在積極推進與建設中,無論如何設立安檢措施,危險品帶不進醫院,一些傷害就能避免。同時現實中醫院安檢也面臨著諸多現實條件的制約和亟待解決的難題。與機場和車站在建設時就留有安檢通道不同,大多數醫院只能依賴于后期建設,而醫院作為人流量巨大的公共場所,一旦安檢方案設計不合理,極易造成人員的堵塞等其他后果。這就需要在安檢產品選擇、安檢方案設計及施工建設中特別注意。
當然,對目前安檢行業的發展,醫院已經成為一個藍海市場。無論是產品與技術上國內的安檢設備研發生產已經相當成熟,從普通的金屬探測門、手持探測儀、X光安檢機,到如今的毫米波、太赫茲安檢門,都擁有比較齊全的產品品類與制造能力,同時結合目前新技術如人工智能等應用,安檢行業正在呈現新的發展趨勢。值得強調的是,在國內大型活動以及地鐵等交通應用實踐落地中,目前國內不少安檢企業已經不僅僅提供單一的安檢產品,可以根據不同的運用場景提供整套解決方案,實現安檢建設與整體安防系統相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