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國各地大規模智慧城市建設浪潮的消退,智慧城市建設的思路正在發生轉變,以人為本的主旋律,正在趨于理性回歸。通過具體、真實、有效的應用落地,讓百姓真正享受到民生紅利,成為當下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訴求。
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城市居民的需求才是建設智慧城市的方向所在。在新型智慧城市推出后,各地紛紛以城市大腦建設為抓手,集中發力公共服務、社區治理、政務服務等重點領域,加速讓智慧化成果惠及全體市民。除了“雪亮工程”“平安城市”“智慧社區”等大型新基建項目以外,城市生命線、海綿城市、無廢城市建設三大民生工程的加速推進,也推動了智慧城市的高質量發展。
城市生命線工程
近年來,城市安全事故呈現多點頻發的態勢,城市迫切需要切實有效的城市安全監測預警系統來保障城市安全運行。城市生命線工程包括燃氣、供排水、熱力、綜合管廊等管線管廊,是城市市政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全狀況直接影響民生保障和城鎮化高質量發展。
管廊藏在城市居民看不見的地下深處,但卻是和城市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的重要基建,更是新型智慧城市轉型和重塑的重要一環,其運行和管理將影響著每一個人的生活質量。作為國家重點工程,“城市生命線”以一束束光纖、一根根電纜、一條條管道,一座座軌道,構成了現代城市的中轉網絡,這些基礎設備擔負著城市的信息傳遞、能源輸送、排澇減災等重要任務,維系著城市正常運行,保障著百千萬居民的生產生活。
2022年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排查整治城鄉建設領域風險隱患,并將“組織推進燃氣等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重大工程”納入了今年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重點工作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督促各地細化城市管道更新改造目標任務和實施方案。到年底前,各省份全面啟動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工作,其中力爭開工改造存在安全隱患的燃氣管道約2萬公里、完成投資500億元,燃氣安全事故有較大幅度下降。
海綿城市建設
作為一種新型的城市建設理念,“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它涉及雨水利用、污染治理、內澇防治、景觀生態等方面,追求構建自然生態和安全宜居的城市環境。
國際上對海綿城市的研究已于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建設實施,對我國的海綿城市建設有很大的借鑒作用。國內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十分必要緊迫,在學習發達國家經驗教訓與國內試點后總結出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近日,《2022年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任務書》已經市政府同意后正式下達各責任單位。該任務書按照廣州市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示范建設、2022年全市建成區不少于30%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的總體目標,針對各區政府和相關市直部門本年度需推進的工作進行了細化分工。為全市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提供強有力支撐。
無廢城市建設
“無廢城市”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在國家戰略層面,"無廢城市"建設既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內在要求,也是提升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水平的有效抓手,長久來看無疑是值得布局的。日前,生態環境部正式發布《“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根據名單,將有31個省份(自治區、直轄市),100余個城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積極推動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提升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水平,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培育“無廢文化”,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結語:深入實施民生建設,大大提高了居民生活便利度與幸福度,為我國智慧城市產業全面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如火如荼的今天,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已經進入了以人為本、成效導向、統籌集約、協同創新的新型智慧城市發展階段。